2008-01-07

產業瞭望-手機EMS戰火再起 整合能力與口袋深度為勝負關鍵

產業瞭望-手機EMS戰火再起 整合能力與口袋深度為勝負關鍵
正當富士康(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FIH)與比亞迪(BYD)雙方為商業機密侵權興訟的同時,全球手機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業者間的戰爭亦浮上檯面,各家手機EMS業者為搶客戶,在供應鏈整合能力、全球生產據點布局上互爭高下。


2003年全球營收最大手機EMS業者為偉創力,當時其手中掌握摩托羅拉與索尼愛立信2大客戶訂單。營收排名第2名為諾基亞EMS代工夥伴Elcoteq,富士康排名第3,且年度營收僅及偉創力的4分之1。



只不過3年光景,富士康連續拿下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等大客戶,2006年營收突破100億美元,約為偉創力的2倍,登上全球手機EMS業者龍頭,2007年底更取得三星訂單,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中,富士康客戶佔4家。



但在2007年,由於富士康大客戶摩托羅拉營運低迷,市佔率自2006年第4季22.4%跌至2007年第3季的13.1%,讓富士康受傷不輕,幸好有諾基亞訂單成長彌補,2007年上半營收尚可較2006年同期微幅成長4.8%。



零組件整合為基本條件 各家EMS藉購併抄捷徑



成本為手機品牌大廠委託EMS業者生產的第一考量,為提供具競爭力的服務,各家EMS業者無不卯足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前往低成本地區設廠、壓低零組件成本。由於近幾年富士康先以零組件打入手機大廠,再逐步爭取到EMS代工業務的模式相當成功,因此,不論自行發展或透過購併,整合更多零組件供應能力,成為EMS業者於這幾年的共同布局。



以富士康而言,塑膠機殼、模具、按鍵、連接器等皆可由內部供應,至於相機模組、面板模組、軟板,則分別由集團內其他公司提供。而偉創力雖為綜合性EMS業者,但在手機業務亦著墨甚多,集團內可供應機殼、相機模組、面板模組、軟板等,甚至某些零組件市佔率居全球領先地位。至於近期興起的比亞迪,幾乎與富士康發展路線相同,現亦打入諾基亞EMS代工業者群。



相較之下,原先諾基亞最主要的手機EMS業者Elcoteq,由於缺乏零組件供應能力奧援,僅提供組裝代工服務,整體成本競爭拼不過富士康或比亞迪,因而節節敗退。



透過購併除可快速彌補原本自己所欠缺,另方面也可買到客戶關係。早期如富士康買下芬蘭機殼業者藝模(Eimo),打入諾基亞;近期例如美系EMS業者Jabil,於購併台灣機殼廠綠點後,不僅藉以追上其他競爭對手,並打入摩托羅拉供應鏈,為將來EMS業務爭取埋下伏筆。



不過,隨著各家EMS業者陸續出手後,市場上可購併的標的愈來愈少,大家現把眼光投向具新技術業者,例如以觸控面板技術爆紅的德國業者Balda,或是產品具市場領先地位,但公司營運不佳者,皆成為EMS業者追逐對象。



全球生產布局壓力增 口袋夠深始能勝出



另一項手機品牌業者希望EMS業者具備的能力則為全球生產據點布局,且似乎已成為進軍手機EMS競技場的門票。對綜合性EMS業者來說,在前一波EMS擴張時期,早已將全球生產據點建立起來,近幾年在手機大廠將目光投向新興市場後,EMS業者若欲抓住客戶,勢必得以更快速度、更大投資規模,配合客戶需求前往世界各地設廠。



以目前主要手機EMS業者來看,富士康、偉創力、Jabil與Elcoteq據點皆橫跨亞洲、東歐、中南美洲,隨著亞洲市場持續成長,各家業者皆增加投資,特別在大陸與印度。新興EMS業者比亞迪,生產據點布局進度較慢,2007年以前僅於大陸設廠,但在2008年開始因應客戶需求,前往諾基亞最新生產園區所在地羅馬尼亞設廠。



事實上,過去EMS業者全球生產據點擴張,某些情況是替客戶解決問題,接手客戶廠房,並順勢取得手機組裝代工訂單,例如過去偉創力接手易利信(Ericsson)手機生產而成為索尼愛立信主要EMS夥伴、富士康買下摩托羅拉墨西哥Chihuahua廠,皆為具體實例。



雖手機品牌業者的外包生產策略與筆記型電腦不盡相同,前5大廠皆保有自有產能,三星甚至在2007年才釋出委外EMS。但在獲利壓力(如摩托羅拉)、或公司發展方向轉變(如諾基亞欲轉型成服務為主)等因素影響,未來幾年不無可能淘汰不具效率的自有廠房,這也將為EMS業者創造不少機會。



EMS整備產品開發能量 與ODM界限趨模糊



在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中,摩托羅拉與索尼愛立信外包態度最積極,大約僅維持3分之1自有生產,其餘則分別委託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與EMS生產,諾基亞則維持近70%自有生產,大多採取EMS委外生產方式,至於南韓業者,僅樂金少量委由ODM生產,三星於2007年以前皆為自行生產。



就EMS業者爭取的客戶標的,原本集中在諾基亞、摩托羅拉與索尼愛立信3家身上,過去富士康取得索尼愛立信訂單、到最近比亞迪打入諾基亞供應鏈,皆對既有EMS業者造成影響。隨著南韓業者開啟EMS代工大門,可望增加更多機會,當然也將引發激烈搶單競爭。各家EMS業者比得不僅在於成本優勢,恐怕得延伸至產品設計層面,甚至衝擊到ODM業者。



過去手機品牌業者對ODM與EMS業者的定位,主要以技術能力為區別。但各家EMS業者為擴大客戶服務層面,在零組件整合外,積極整備產品開發設計能量。偉創力與Elcoteq原本內部即有手機設計團隊,富士康則在合併奇美通訊後,又陸續買進南韓手機設計團隊,讓其在爭取大廠訂單時更加遊刃有餘。至於EMS新兵比亞迪,亦於2007年與大陸手機設計業者德信無線合資成立新公司,提升本身手機開發能力。



目前雖然EMS與ODM業者技術能力尚有差距、手機品牌大廠對兩者定位亦有所不同,但在EMS業者逐步提升技術能力、手機品牌業者成本壓力下,對於委外生產對象評估,勢必得從整體供應鏈進行考量,EMS業者勝出機會不少。



當然,EMS業者在搶單過程並非絕對優勢,除須提防同業競爭外,其他原先非EMS業者也並非坐以待斃。ODM業者如華寶,亦有可能整合其所屬金仁寶集團資源,進軍EMS;既有零組件業者,陸續整併其他零組件業者,實力不容小覷,當中以過去曾為手機ODM業者的光寶最具代表性,集團內光寶科、閎輝皆與手機品牌大廠建立合作,日前買下芬蘭機殼業者Perlos,更加鞏固與諾基亞的關係。



從2007年營收來看,富士康仍可望大幅領先其他手機EMS業者。但在新興業者來勢洶洶,以及手機品牌業者分散風險考量下,其他EMS業者並非全無機會,就零組件與生產據點布局完整度而言,偉創力與比亞迪對富士康最具威脅性,但若再加上其他非EMS業者加入搶單行列,未來手機EMS戰況可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