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0

產業瞭望-印度世界辦公室 大陸接棒、台灣棄權? 扮演智囊辦

產業瞭望-印度世界辦公室 大陸接棒、台灣棄權? 扮演智囊辦很多人形容美國是世界董事會,印度是世界辦公室,大陸則是世界工廠。對於極力想擺脫世界工廠定位的大陸來說,師法印度班加羅爾 (Bangalore)、轉型世界辦公室,幾乎已成為大陸各省市高度優先推動的重要策略主軸,如雷貫耳般的政策宣示及積極作為,難說在10年後世界辦公室聚落不會體現在大陸各大城市,成為全球經貿核心,相較之下,台灣對於推動世界辦公室很冷淡,消極作為是否將讓台灣在全球舞台更加邊緣化?

大陸Arm Distance伸向世界辦公室

從大陸近年來透過一臂之距(Arm Distance;指透過政治力導引經濟發展)所啟動各項經濟改造工程,可明顯看出大陸政府已將政策巨臂伸向世界辦公室的推動上,藉由建立白領外包基地,趕搭全球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及KPO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外包列車,不僅要讓世界工廠角色轉型,更導引廣大藍領階層走向白領中產階級,進而建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橄欖型社會,而這一連串變革,更在為大陸未來10年經濟及社會發展預作鋪路。

大陸商務部「千百十工程」計畫,打算在5年內培養1,000家有能力承接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力促100家跨國企業將服務外包至大陸、建設10個服務業外包基地,目前大陸並已核定13個全面推動世界辦公室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大連、西安、成都、天津、南京、濟南、武漢、杭州、合肥及長沙,並將蘇州工業園區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列為服務外包的示範區及培訓中心,提供服務外包企業資金及稅務優惠,如火如荼地推動世界辦公室。

推動服務外包力量驚人 大陸接棒態勢顯現

再細究大陸各大城市推動世界辦公室腳步,連登大陸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第1的北京,擁有首都資源及舉辦奧運優勢,不僅成為跨國企業集團總部主要聚集地,在擠入2007年《財富》世界500強的大陸22家本土企業中,亦有18家企業總部設在北京,2007年服務外包總產值已逾20億美元,佔大陸整體比重約 3成(中國經濟網),面對2008年全球逾1兆美元規模的服務外包市場,北京當局宣示要大力推動服務外包,鎖定金融、物流、軟體、商務服務、生技研發等領域,達成服務外包年產值成長30%目標。

大陸城市經濟發展能力排行第2的上海推動服務外包亦不落人後,光是盧灣區便聚集6 家全球服務外包領域前20大企業,並計劃於2010年建置8個服務外包園區,達成每年服務外包營收成長25%目標;另根據上海研究機構社科院概估,若上海推行「千百十工程」成功,服務外包企業直接就業人口將達25萬人,依照印度服務外包企業人均產出4.5萬美元估算,上海服務外包產值將達112億美元,對上海GDP貢獻約達6%,無怪乎上海對於漕河涇開發區、浦東新區、盧灣區及長寧區等服務外包示範區寄予厚望。

目前已位居大珠三角區域服務外包樞紐的廣州,已吸引包括微軟(Microsoft)、IBM、英特爾(Intel)等科技大廠進駐設置產業基地或創新中心,並有超過160家跨國公司在廣州設立區域總部,廣州官方亦已針對服務外包成立專責小組,每年至少投入人民幣2億元推動服務外包,希望能在5年內將千年商都廣州打造成華南規模最大的國際級服務外包中心。

深圳與大連、西安、成都、上海被列為大陸商務部「千百十工程」首批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擁有許多高科技企業進駐、年產值逾人民幣6,000億元的深圳,服務外包企業已超過60家,不僅將服務外包列為該市重點發展的綠色產業,並與香港政府簽訂備忘錄,共同在深圳建造服務外包基地,近期已吸引香港大批軟體業者紛前進深圳。另外,為培育國際化外包服務人才,深圳政府提出資助培訓費用總額 85%計畫,希望在2010年達成逾20萬名服務外包從業人員,並吸引100家海内外公司在深圳建立服務外包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包括南京、杭州、天津、成都、青島、武漢及上述等13個被核定為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均積極推動世界辦公室,就連許多未被列入服務外包基地的大陸其他城市,對於轉型成世界辦公室亦可說是眾志成城,這股希望迎向服務外包、扮演世界辦公室的強大力量,已經在大陸各地全面引爆開來,若說大陸將是繼印度之後,下一個世界辦公室基地重鎮,實在一點也不為過。

台灣缺乏積極作為 恐喪失轉型契機

目前亞太地區服務外包做最好的便是印度及日本,但是印度基礎建設不足及工業發展落後,不僅讓美國企業紛減少對印度倚賴,轉而增加服務外包至大陸,甚至讓印度興起力爭世界工廠角色的聲浪,恰好與大陸逆向而駛,至於日本則因受限於成本過高,連日本企業都紛將服務外包大陸。不過,就如同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所碰到問題一樣,大陸目前人才不足是最大障礙,這亦是大陸未來5年亟待克服的瓶頸。

面對大陸政府積極投入服務外包轉型,以及強烈企圖扮演世界辦公室作為,台灣顯得冷淡及消極許多,不僅政府幾乎少有著墨及作為,就連口號都快喊不出來。其實國際企業服務外包最重要考量還是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ROI),過去在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為外包主流時代,選擇人力成本較低國家進行服務外包,是相當順理成章的,不過,隨著BPO及KPO潮流漸起,能創造更大投資效益反而比成本考量更重要,這亦是台灣機會所在。

台灣不僅可以成為世界辦公室,更能夠扮演智囊辦公室角色,台灣擁有堅強的製造業實力,下一階段要轉型成靠智力賺錢,只要台灣的智囊辦公室能為國際級企業創造1倍利潤,就算成本多5成,在ROI考量下,國際級企業仍會很願意將BPO 及KPO轉至台灣,但前提是台灣必須先建立一個好環境,讓BPO及KPO產業能夠成長茁壯,這是政府刻不容緩的任務。大陸已經在向前衝,台灣不能再原地踏步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