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講堂-先進微系統科技總經理洪昌黎 行動投影顯示躍居明�在圖片及影片分享的消費趨勢下,將投影技術結合在手機、筆記型電腦(NB)、相機等各種多媒體手持裝置,被外界視為消費性電子產業的下一波殺手級應用,投影技術應用正處於百家爭鳴階段,未來鹿死誰手仍是未知數。
行動投影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 技術原理各擅其長
目前手持式行動投影市場方興未艾,幾乎所有曾做過投影技術的公司都在努力開發,市場對此技術有兩極看法,一種看衰其商品化的可能性,但另一種認為若能降低成品單價,將可打入消費性電子市場。
手持式投影技術可區分為4種,分別為LCD、LCOS、MEMS DLP和MEMS(微機電) Micro Scanner,前3者是利用現有的投影技術,發展較早,仍在相互競爭主流技術地位,但後者在技術上大有可為,因為在光學效率、成本及消耗功率上均佔有優勢。根據法國調查機構Yole Development指出,MEMS行動投影技術將在2009年正式起飛,到了2011年,行動投影市場規模可望達到4億美元。
雷射光源vs.LED光源大對決 雷射強調光學效率高
2008年CES展覽上可以看到不同技術的行動投影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業者Microvision研發口袋型投影機,亮度達到10流明,解析度為WVGA(848 x 480)畫質;光學膜片大廠3M和奇景開發的行動投影機種,解析度達到VGA等級,亮度約在6~8流明,2家業者都規劃在2008年先後推出產品上市。
儘管對手起步較早,但2008年推出的產品規格還不算理想,例如無法觀看動畫或電池續電力不夠持久等。在光源技術上,有部分業者採用LED作為光源,但 LED光學效率差,平均轉換僅達20%~30%,耗電量大,且綠色LED光的色彩表現較差;另有一批業者則採用面板材料,但未來當解析度提高時,成本也將隨之增加。
雷射光源也有技術瓶頸要解決,包括投影產生的光斑現象,雷射綠光也需改善反應速度不夠快的問題,但雷射的優勢在於亮度高、光學效率達到70~80%,使用壽命長達2萬小時等。
由於新市場開發尚未成型,雷射光源的行動投影產品雖然還未正式量產,但具備後來居上的潛力,因此不需要太過於憂慮市場先機喪失的問題。
雷射行動投影產品2009年正式起飛
Microvision和先進微系統都採用雷射光源,但驅動技術不同,前者採用電池,後者則是使用靜電驅動,由於過去Microvision在綠光雷射技術花了不少功夫,目前雷射投影產品的進度領先半年至1年,但先進微系統的晶片可在封裝前就進行測試,成本較便宜。
外接式行動投影將成為市場優先策略 內建手機在2009年較可行
儘管現在不少業者均看好手機內建的行動投影產品,但未來產品的策略並不一定要和手機大廠結合,由於內建於手機可能導致耗電問題,外接式產品應有更好的機會,包括iPod、手機、數位相機等都可應用外接產品,使得投影畫質達到電視規格。
在產品價位部分,必須審慎考量市場區隔,由於未來內建投影功能的手機必是屬於高階或商務手機,價格可能落在500~600美元之間,目前外接式產品價格則定位在200~300美元左右,價格相差1倍,對於手機消耗快速的使用者來說,外接式產品在產品和實用性上都具有優勢。
其次,手機內建投影功能目前仍受限於技術和規格無法取得平衡,據了解,手機廠開出的要求是耗電量必須在1.5瓦以內,且亮度達到10~15流明,但要兩者兼具的困難度很高,預估2008~2009年仍將以非內建式的投影產品為主,2009年下半才可能正式推出手機內建的行動投影產品。
(洪昌黎口述,韓青秀整理)
洪昌黎,先進微系統科技總經理,曾任新加坡匯亞資金管理公司投資經理,台宏半導體研發部部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